(二)(10分)
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,完成下面小題。
胡澹庵①見楊龜山,龜山舉兩肘示之曰:“吾此肘不離案三十年,然而于道有進!張無垢謫橫浦,寓城西寶界寺。其寢室有短窗,每日昧爽②,輒執書立窗下,就明而讀,如是者十四年。泊③北歸,窗下石上,雙趺④之述隱然,至今猶存。前輩為學,勤苦如此。然龜山蓋少年事,無垢乃晚年,尤難也。
高適五十始為詩,為少陵⑤所推。老蘇⑥三十始讀書,為歐公⑦所許。功深力到,無早晚也。圣賢之學亦然,東坡詩云:“貧家凈掃地,貧女巧梳頭。下士晚聞道,聊以拙自修!敝煳墓⑧每借此句作話頭,接引窮鄉晚學之士。
(選自《江西古文精華叢書》)
[注]①胡澹庵:人名。后文楊龜山、張無垢均為人名。②昧爽:天將亮未亮時。③泊(jì):及。④趺(fū):同“附”,足背。這里指腳。⑤少陵:即杜甫。⑥老蘇:指蘇洵。⑦歐公:指歐陽修。⑧朱文公:即朱熹。
9. 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。
(1)執( )
(2)是( )
(3)之( )
10.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。
(1)張無垢謫橫浦,寓城西寶界寺。
(2)老蘇三十始讀書,為歐公所許。
11. 結合選文內容說說你悟出的道理。
【答案】9. ①. 拿 ②. 這樣 ③. 的
10. (1)張無垢被貶謫到橫浦,寄宿在城西的寶界寺。 (2)蘇洵三十歲才開始讀書,被歐陽修贊許。
11. (1)學習貴在堅持,(2)學習沒有開始(起步)早晚。
【解析】
【9題詳解】
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 含義。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,如通假字、詞性活用、古今異義等現象。
(1)“輒執書立窗下,就明而讀”句意為:他就拿著書站在窗下,就著亮光學習。執:拿;
(2)“如 者十四年”句意為:像這樣做堅持了十四年。是:這樣;
(3)“接引窮鄉晚學之士”句意為:鼓勵貧窮的學習起步晚的讀書人。之:的。
【10題詳解】
本題考查文言翻譯。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,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,然后找出關鍵實詞、虛詞,查看有無特殊句式,直譯為主,意譯為輔。
(1)重點詞語:謫:被貶謫。橫浦:地名,寓:寄宿。
(2)重點詞語:始:才。為……所:被。許:贊許。
【11題詳解】
本題考查內容理解。
根據楊龜山“吾此肘不離案三十年,然而于道有進”和張無垢“輒執書立窗下,就明而讀,如是者十四年”和“前輩為學,勤苦如此。然龜山蓋少年事,無垢乃晚年,尤難也”,可知學習應勤奮并且堅持(或學習貴在堅持);
根據“功深力到,無早晚也”和“朱文公每借此句作話頭,接引窮鄉晚學之士”,可知,學習起步沒有早晚之別。
參考譯文
胡澹庵拜見楊龜山,龜山舉起兩肘給胡澹庵看,說道:“我的兩肘三十年不離桌案,然后才在學業上有所精進!睆垷o垢被貶謫到橫浦,寄宿在城西的寶界寺。在他的寢室里有一扇小窗,每天天剛亮,他就拿著書站在窗下,就著亮光學習,像這樣做堅持了十四年。等到他回京城就職后,窗下的石板上,雙腳鞋印的痕跡隱約可見,到現在還留存著。前輩們做學問,就勤懇刻苦到這樣的程度。然而,龜山勤學是年少時的事,而無垢是年長之后,更加艱難罷了。
高適五十歲時才開始作詩,被杜甫推崇。蘇洵三十歲才開始讀書,被歐陽修贊許。功夫到了就會有提高,至于力到,則因人而異了,沒有學習早晚的區別。有才學的人也是這樣,蘇東坡說:“貧家凈掃地,貧女巧梳頭。下士晚聞道,聊以拙自修!敝祆涑3=栌眠@句話作為談論的話題,鼓勵貧窮的學習起步晚的讀書人。
|